“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是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也是对未来农业的期望。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图书馆202举办了《信息化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专场报告会,校长罗玉峰主持报告会。

罗玉峰对罗锡文院士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罗锡文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希望与会人员能够仔细聆听报告,认真学习,拓宽专业领域知识。
罗锡文说,我国现在是农业机械发展的黄金十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农业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报告都强调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农业问题依旧存在。农业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国际竞争力弱都是国内农业的短板。我国氮肥利用率为35%,外国却超过了50%,中国还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外国在用高科技种田,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生产形式的严峻性。
罗锡文认为,农机装备要从机械化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要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作业、管理水平。他从参数化设计、集成制造讲到机械导航、机械作业,从中国农业技术讲到外国前沿科技。罗锡文表示,加快发展农机装备是战略需要,而信息化是加快发展农机装备的必经之路,所以要大力发展农机装备的信息技术创新。
报告过程中,罗锡文用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化农业机械的知识,并对师生提出的关于农业打药和误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