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校史馆 | 孔目湖讲坛 | 交大风光 | 高级检索
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张玉清建言:建设城市配送中心破解物流“最后一公里”

作者:  来源:统战部   时间:2017-01-16  浏览:1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目前我省物流企业存在的“规模小、龙头缺失、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2017年1月15日召开的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上,省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我校副校长张玉清教授提出:建设城市配送中心,破解物流“最后一公里”。

张玉清认为,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视不够,对建设城市配送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还存在三个认知误区:以为建了大型商圈,物流业必定会自动跟进;以为建了“铁、公、机”及水上交通设施,物必流、民必富;以为建设物流园区,就是将分散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聚集起来,投资方只管卖店面、招租户、当物业主。

张玉清表示,目前我省物流企业“数量不少、规模太小,龙头缺失、各自为战,设备落后、功能单一”等现象由来已久,大小不一的仓库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大小不一的车辆重复迂回、逆向配送,空驶率与配送成本过高、交通拥堵等现象在所难免。此外,我省不少企业乐于自营物流配送,导致社会化配送整体水平低下。

为此,张玉清建议,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城市配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是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环节,也是优化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广泛利用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介正面宣传引导,纠正对物流业的认知误区,特别要摒弃“撵、限、罚”等粗劣管理手段,为城市物流配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此外,省外一些城市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西安市政府一把手担任物流领导小组组长;杭州市政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给予编制经费保障(20个编制、500万工作经费),将“智慧物流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武汉市成立由40多人组成的物流局。要提高各地物流领导小组规格,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同合作,强化执行力度,避免遇事议而不决、互相推诿。

“规划要在摸清城市发展状况基础上,根据本地经济进行科学定位,构建统筹协调的物流网,打造高效现代物流体系,既满足长远发展需要,又切实可行。编制完成后,还要抓好规划落实。”张玉清建议,比如,南昌市配送中心可设置一南一北,南边依托向塘铁路公路交通,北边则发挥水陆空运输优势,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二级分拨中心和配送站点。

物流是微利行业,投资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张玉清还建议应积极探索建立“国企民企合资建设、引进龙头企业管理、吸纳中小企业参与、股份化智能化运营”的建管模式。同时,可尝试借鉴德国各级政府在物流园区建管中的做法,即政府作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并负责政策引导、运营秩序建立与维护;物流园区营运充分发挥物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市场决定作用。

  

责任编辑:薛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