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革命对21世纪产生的深远影响将相当于甚至超过工业革命对19、20世纪的影响。”6月1日晚,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大学生创业分会会长张彦春先生做客第468期孔目湖讲坛,为听众带来一场题为《从名人创业看大学生创业误区》的精彩讲座。
珍惜良好创业环境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张彦春指出,我国已将创新创业定为总体目标,从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普及创新教育、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三个方面不断展开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五年以内毕业大学生还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休学创业贷款优惠等。此外,现阶段的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度、政策密度、改革力度、社会热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良好的创业大环境下,大学生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创业。

培养创新创业技能
张彦春将狭义的创新创业划分为三个层次:以创新产品、技术、服务为依托的创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创业;以传统产品、技术、服务为依托的创业。他强调,由于产品技术处于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当代大学生应更倾向于前两种创业,用科学技术使传统型创业不断改造升级。同时,他对我校的大学生产业孵化园进行了高度赞扬,并对这种富含技术含量、拥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形式表示支持。
张彦春表示,创新创业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代大学生应既有学问,又有实践经验;既能搞科研,又能创新创业。
走出传统创业误区
张彦春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经常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他指出,这是对创业理解不充分不全面的表现。“创新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创业是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是造就企业家的必由之路。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世界知名富豪,均将多数财产捐献给公益事业,降低子女的依赖性,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业就是赚钱。他认为,创业更多的是担当社会责任,创业者应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诸如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天地境界,即与天地相容,这样的话,创业者便达到一种大公无私的境界。由此看来,创业不仅为个人利益,更考虑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三、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张彦春用台湾首富王永庆发家致富的经历和马云五次创业的例子说明,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成功需要耐心等待。
四、赢得投资就是创业成功。张彦春表示,赢得投资不代表成功,大学生应当具有灵魂资本,即把握项目的能力、献身事业的心力、迈进门槛的资历。“好产品不愁融资”,只要有非常出色的经营能力、过硬的科学技术水准,自然会找到投资者。
讲座最后,张彦春勉励同学们要耐得住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经得住风雨,必能见到彩虹。(摄/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