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平凡的日子,而在经管学院师生的心中,这个日子却蒙上了一层灰色,这一天张敏老师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讲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张敏,癌症晚期仍在讲台上坚守到最后一刻,病床上仍心心念念不忘学生毕业论文。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高校教师的初心。

用情 鞠躬尽瘁为课堂
这一天是17级国际会计专业2班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的第一节课,张敏淡然走入教室,打开投影仪,开始给同学们讲述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不至于枯燥无味,她不时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
临近下课,她突然走到最后一排,趴在了桌子上,同学们很自然地当作提前下课的“通知”。十几分钟过去了,她依然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同学们开始感觉到了异常。
“老师,您是不是低血糖了?我这里有饼干,您要不要吃一点?”有同学试探着问。张敏接过饼干,细细地嚼着,缓了几分钟,她慢慢站起来,走向讲台。
“我今天5点钟就起来了,但是我没有吃早饭,刚刚上课突然低血糖,头晕了一下,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下。幸好有同学带了饼干,还愿意和我分享,你们真的好暖心呀,我真的好感动,谢谢你。”张敏笑着和同学们解释。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不如我们选一位同学来操作一下,这样你们印象也会更深一些。”课上到一半,张敏突然说道。
“你有没有看到桌面上有一个叫‘用友’的文件夹?”“大概在左上角有个XX选项?” “你们找一找,大概在X个位置,有一个叫X的选项。” 她随机挑选了一位同学上台演示系统安装流程,安装过程中,张敏坐在最后一排,一步一步指导台上同学完成了整节课。“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来哪个位置?”坐在最后一排的李惠文隐隐感觉有点奇怪。
“会计系张敏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0月9日下午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当李惠文在班级群里看到班长发的张老师逝世的消息,万分震惊。回忆起课堂上的种种,才恍然那时候的张老师其实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那时候的她根本没法站立,更看不清屏幕上的字,只能凭借着记忆指导他们完成操作。想到这些,李惠文的内心万分难受,泪水瞬间噙满眼眶。
张敏就是这样全身心扑在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在三尺讲台上的执着情怀。
用心 倾尽丹心为教育
2016年,张敏被检查出患有癌症。这一年,会计系主任胡俊南即将出国访学,她所教授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需要交给其他老师,但是会计系教学任务重,而这两门课又有双学位课程,上课时间在晚上或双休日,且不算教学工作量,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张敏知道后,在完全不熟悉管理会计这门课程和当年工作量已经达到1100多的情况下毅然接下了这个重任。
2004年,张敏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经管学院任教,由于统计系老师紧缺,她被安排在统计系任教。由于统计系教师数量少,每名教师都要承担多门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有一年学期末,下学期的教学任务都已经安排好了,大家任务都很重。这时学院又发来一门新的课程《金融统计》,大家都不愿意接手。张敏却主动请缨,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解决了学院和系里的燃眉之急。
2014年,由于会计系教学任务繁重,师资紧缺,她被调入会计系“救火”。刚刚调入会计系,张敏本可以申请准备一个学期,但是她看到会计系学生急需开课后,毫不犹豫接下了新的会计专业课程,并依托她的统计和计算机功底,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新的课程,新的软件,新的授课方式,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办公室和机房成了她第二个家。
“我要传授给学生一滴水,那么我就要准备一大桶水”。专业书俨然已经成为张敏的随身之物,无论走到哪里,她的手里总能看到统计学或会计学的专业书。“家里满满一书柜全是她的专业书,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在看专业书,就连放假回老家都不忘带上专业书。”张敏的丈夫胡国民说道。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她从没有接触过该财务软件变成了无论学生安装、操作过程出现任何问题,都能根据系统反馈信息判断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清晰讲解原理、熟练操作该软件,而会计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她的“专属课程”。
王志平和张敏在一间办公室,平时交流最多的就是学科前沿的研究方法,“她看见我的论文中引用了一种前沿的方法就会和我讨论,办公室讨论完,下班坐校车时就继续阅读相关的论文。”她总希望能学得更多,做的更好,同时她又无私地将自己教学、申报课题的经验分享给其他老师,评职称时也总是把自己放在后面,更多关照新来的老师。
“你们国际会计专业和ACCA方向的会计信息系统课是不是排不下去?”开学前,国际会计系主任陈鹰意外地接到了张敏的电话。当得到肯定答复后,张敏果断说:“那就排给我吧!”“你的身体可不可以?”陈鹰担心她的身体状况。“我应该可以坚持。”张敏接下了两个专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课,她的家人因为担心她的身体就常常在教室外面陪同照顾。
会计系李建良老师平时和张敏交集不多,只是在一起带实验时能碰到。上学期第14周,李建良正在备课,张敏拿着手机走了过来,“李老师,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这个验证码,我看不清楚。”李建良操作完以后发现这是一张去武汉的退票,心生好奇,就询问她退票的原因,才知道原来她第15周要去武汉做手术,但是第15周有她的实验课去不了。
“你为什么不让其他老师替你上?”李建良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课其他老师不太懂,统计系的老师只懂软件不懂会计,会计系的老师懂软件的少,这个软件我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了,我很清楚,我想更清楚得告诉学生这个课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敏告诉李建良。
倾尽丹心育桃李,奉献韶华铸师魂。面对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张敏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绽放自己,孕育桃李。
用爱 爱生如子为学生
“我就是喜欢学生,就是愿意和学生在一起。”她一直深爱着课堂,深爱着教师这个职业,更深爱着她的学生。
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张敏常常要跑到每一个有问题的同学身边就着屏幕一步步操作来解疑,“满场跑”便成为了她上课的常态。在16级会计专业的刘欣宜的记忆里,张老师一直都是那么亲切温柔、风趣幽默:“有一次张老师还开玩笑地跟我们说,‘你们知道吗?昨天一个上午,我在教室里走了一万多步!’”
课堂上,不管学生问多么简单基础的问题,不管问多少遍,她都会细心解释,从来没有一点的不耐烦。她不会为了图省事,什么都不解释,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了事,而是先问学生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沟通以后再耐心给学生讲清涉及前因后果的原理,学生弄懂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后,再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们要大胆尝试,不要怕错,我随时都在你们旁边。”为了更好、更及时地在课后指导学生,张敏和其他老师专门建立QQ课程学习群,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截图发到群里,张敏总是能及时给予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次一位同学因为操作系统遇到问题给张敏发消息请教,她就一直在教室给他解决问题,直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来到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昨天的问题解决了吗?”
对待学生,张敏有着无尽的耐心和宽容,在16级会计专业万雯洁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责备过任何一位学生,只有那一次,有学生到了第8周还在翻看信息系统课本后面类似答案的操作解析,“我记得当时老师当时特别生气,她曾经一再强调看那些操作截图可能一时会操作,但根本学不到原理,毫无用处。”
“老师真的很为我们着想”,17级会计专业1班鲁永帅回忆起张敏给他们上的唯一一次课上,有同学说:“老师这个你别讲了,我们都是大三的学生了,电脑操作已经很熟悉了。”“这不可以,我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落,甚至粘贴复制我都要说一下。” 那节课,考虑到张敏的身体,有老师给她端来一个凳子,但是鲁永帅注意到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坐下过,也没有下去走动,只是一直扶着桌子,但是她的视线却一直在往后面看,“仿佛在说‘我的身体不能到,但我的视线可以到’”。
除了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张敏生病期间还承担了会计系和国际会计系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最初写论文时,16级ACCA方向1班刘露不知道该怎么搭建框架,怎么整理数据,觉得题目特别难,想要换题目,但是张敏鼓励她:“只要上路了就不难,如果你不去做就什么都学不到。”
“论文是不是该写了呀?”8月底,张敏给刘露发来消息,督促她在备考之余不要忘记写论文。为了尽快完成论文,刘露每次发给张敏的时候都接近11点,当消息框里马上显示“对方已接收文件”时,刘露都感到很暖心。“我还记得第一次修改时,老师看了30多分钟,发了58条语音,每一条都很长,仔仔细细把修改意见进行了说明。”想到那时候张敏正经受着病痛还尽心尽责给自己修改论文,刘露非常感激。论文修改了几次后终于定稿,张敏仍不忘鼓励刘露:“以后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要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成长。”
许是张敏预感到时日不多,在多次拒绝学院的探望后,终于接受了探视。“还有一些学生的论文我还没有改完,现在我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我都没有办法给他们改完。”病床前,张敏对着前来探望的陈鹰和胡俊南不断诉说着她的挂念。
这份时刻为学生着想的用心,这份弥留之际对学生的挂念,这份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动容,让我们敬佩。
没有获得过很多荣誉,也没有获得很多奖项,张敏只是我们普通老师中的一员。她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学生,始终坚守身为一名教师的初心,牢记教师的使命,担当教师的责任,将她的一生奉献给了她所深爱的教师职业。她与丈夫相濡以沫,携手走过30余年;与儿子舐犊情深,用心教育儿子成长;她对父母反哺衔食,每月的工资总在第一时间转给父母;她对弟妹情深意重,数年如一日无私资助弟妹。
校党委书记万明听完张敏老师的事迹后,深感沉痛,沉痛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强调全校教师要向她学习,学习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学习她乐观向上、幽默阳光;学习她碰到难题,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张敏就是这样一位坚定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