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召开江西省学校共青团暨学联学生会改革现场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汪立夏出席会议,并作为高校党委代表作典型发言。

汪立夏以《把高校共青团改革主体责任扛在肩上》为题,从担好主体之责、把好改革之向、布好融合之局和铺好保障之路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党委重视和推进共青团改革及加强党建带团建的经验做法。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团省委副书记孙鑫在主持会议过程中先后5次对学校相关做法给予肯定。

汪立夏指出,党团的特殊政治关系,决定了高校党委必须承担起统筹和指导推进共青团改革的主体责任,做到将领导职责落到实处、指导责任层层压实、督导协调统筹到位;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首要在于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核心是“强三性”“去四化”,重点是“改什么”和“怎么改”,团组织要接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天线”、搭好密切联系青年的“地线”和扭住共青团自身建设的“生命线”,把能否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和“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核心标准。
汪立夏强调,高校共青团改革要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立德树人大局,要将团的组织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将团的作用融入学校思政工作,将团的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高校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要在政策制度、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物质条件等方面铺好保障之路,并就我校相关保障举措进行了介绍。
全省各高校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校团委负责同志,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教育局、团委负责同志,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共计240余人参加会议,校团委书记陈沈平代表学校团委参加大会。
自中央和省委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党委站在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既统揽全局,又协调各方,围绕具体改革项目,做到靠前指挥、亲力推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将共青团改革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学校共青团改革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团学组织机构设置与治理、“班团一体化运行”、基于青年之声的学生权益维护等方面取得阶段成效,并相继出台了《华东交通大学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实施细则》和《华东交通大学团费收缴、管理、使用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